中日甲午戰爭已經過去120年。在那場戰爭中,被視為中國近代第一次自強運動重要成果的北洋水陸兩師全軍覆沒,如雲艨艟煙消雲散,成為令人扼腕的一大恨事。
  這一戰,我們總是說自己輸在“體制問題”上,但什麼是“體制問題”呢?讓我們離開教科書,走進這場戰爭,去體會真實歷史的聲音。
  >>甲午戰爭(1894—1895)
  ◆日本為奪占朝鮮和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曾做了長期準備。
  ◆1894年,日本趁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協助鎮壓東學黨起義,出兵侵占朝鮮。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日本引爆甲午戰爭。
  ◆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9月,日軍經黃海海戰,掌握了制海權。
  ◆1895年2月,日本攻占威海衛軍港,清北洋艦隊覆沒。
  ◆3月,日軍侵占牛莊、營口、田莊台,控制了遼東半島。
  ◆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鴻章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清軍戰績
  甲午戰爭中的清軍將領很多十分勇敢。但是,敗績仍在繼續。
  甲午戰爭開始後,從朝鮮到遼東再到山東,清軍到處在潰敗之中,鳳凰城、岫岩、海城、金州、復州、蓋平相繼失守。日軍名將、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打得亢奮而狂妄,上書大本營提出《徵清三策》,要求從海路至山海關再次登陸作戰,建立根據地展開直隸作戰,並北進威脅奉天。
  也就在這個時候,1894年冬,一名湘軍老將臨危受命,率部趕赴山海關佈防。此人,便是曾國荃部下悍將、時任江蘇按察使的陳湜。這位老將軍有一個後代成了紅色中國的開國大將。
  很少有人知道,陳賡大將出自世代將門,甲午戰爭中鎮守關門的陳湜便是他的叔曾祖父,而他的祖父陳益懷時任副將,也在陳湜軍中。湘軍是在清政府意識到李鴻章的淮軍已經抵敵不住日軍的情況下被調出關的最後一張王牌。
  陳湜率20營湘軍到達遼東後,迅速與宋慶等將領調整防務,率領本部進駐鞍山,陳益懷所部前出遼陽,為左翼前哨掩護清軍反攻海城。清軍的連續反攻,讓山縣有朋所部陷入苦戰,日軍對陳湜也是頗為忌憚。山縣不久被召回日本,解除樞密院議長及第一軍司令官職務。
  在這階段的戰鬥中出現了感人的場面,清軍指揮官,四川總督宋慶年已74歲,親自縱橫於戰場,坐騎被炮彈擊斃,他重換戰馬,繼續指揮將士作戰。
  在平壤保衛戰中,總兵官左寶貴死守玄武門,與敵奮戰,直到壯烈戰死。
  在大東溝海戰中,四艘被擊沉的中國戰艦上,沒有一個艦長生還。
  我們發現,甲午戰爭中的清軍將領很多十分勇敢。但是,敗績仍在繼續。
  ◇兵力對比
  戰爭初期53281對123047,戰爭後期12萬對17萬,這就是中日兩國陸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數量對比。
  1895年3月,甲午陸地戰場最大的戰役在牛莊、田莊台先後展開,因後援不繼,湘軍苦鬥後戰敗。至此,京城已門戶大開。
  陳湜沒有參加這兩次會戰。此時,京城幾乎無兵可用,光緒帝不得不調陳湜替換最有戰力的聶士成軍據守奉天門戶摩天嶺要隘,聶軍入關拱衛京師。
  甲午戰前,大多數中國人,甚至一些在華外國人都認為清軍陸軍最終會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取勝。然而,真正的戰場令人大跌眼鏡——且不論清軍內部存在的種種問題,單說數量,在甲午戰爭的大多數戰場上,清軍都比日軍少。
  連京城的守備都出了問題,看來不是清廷隱藏實力。偌大的中國,兵力怎麼會比日軍還少?
  根據李鴻章的奏報和戰前日本情報機構《清國陸軍紀要》統計,可以得出令人吃驚的結論——當時的中國軍隊,真的比日軍少。有趣的是,兩份文件中,都不包括當時中國的“正規軍”兵力。
  清朝政府國家系統中的“正規軍”,是八旗兵和綠營。八旗總兵力250078人,這部分人員完全腐朽,已成社會寄生蟲。綠營總兵力440413人,到太平天國起義時已經完全腐朽,僅能在各地勉強充當警察功能。這麼一支毫無戰鬥力的“軍隊”,因為屬於賴以維繫政權存在的“祖宗舊制”,人人有“公務員身份”,改革之刀無法觸及,每年清政府並不寬裕的財政要為這支吃閑飯的隊伍支付約2000萬兩銀的糧餉開支,相當於北洋海軍建軍購艦的全部費用。
  清朝戰前有作戰能力的部隊湘軍和淮軍,是地方督撫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時招募的臨時工——勇營,並無國家編製,還有模仿勇營改造的部分綠營(被稱作練軍),總數為459367人,分佈在全國各地。這些部隊多出自團練,有著戀土難移的特點,調動十分不易。
  其中,可用於對日作戰的,包括下述部隊——駐防旅順、大連灣、天津、威海等地的淮軍等勇營軍隊,計有毅軍、親慶軍、銘軍、盛軍、武毅軍、仁字軍、嵩武軍等番號,兵力38642人。另加上駐在奉天的勇營部隊奉軍,直隸練軍中較有戰鬥力的正定、通永、古北口練軍共14639人,總計北洋沿線的清軍主力53281人,這就是清政府全國精銳陸軍的總數。後期,在這支部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又千辛萬苦調動了陳湜等湘軍餘部約2萬人來援。故此,除臨時拉來補充、毫無戰鬥力的新兵外,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清軍在前線使用的兵力最多不過十二三萬人,且沒有預備役補充。
  偌大的中國,當時再沒有能打仗的部隊了。
  日軍的情況是,戰前統計為7個師團約7萬人。由於日本具有近代化軍事動員體制,開戰時迅速動員,增兵至約15萬人。投入中國戰場的,初期為123047人,此後不斷補充傷亡人員,加上軍夫在中國戰場共有17萬人。
  也就是說,中日兩國陸軍在甲午戰爭中的數量對比,戰爭初期是53281對123047,戰爭後期是12萬對17萬。
  ◇體制問題
  中日指揮機構的對比,讓戰爭的天平傾嚮日本。一個近代的參謀部,對一個中世紀的幕僚組,是“體制問題”。
  甲午戰爭爆發後,中日雙方的指揮機關完全不同。
  1894年6月5日,日本在廣島成立戰時最高指揮機構——戰時大本營,全權負責對中國和朝鮮的軍事行動。天皇御營設置於廣島城內,一度是日本軍國主義者紀念勝利、鼓舞士氣的朝聖之所,1945年8月7日被原子彈摧毀,遺存的便是今天的大本營殘跡。
  這裡是甲午戰爭中日軍的總指揮機構,大本營會議由天皇、參謀總長和次長、軍令部長官、參謀本部負責作戰的長官和軍令部長官組成;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列席會議,但沒有發言權。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負責在大本營和政府之間協調。幾百名受過近代軍事教育的優秀參謀奔忙其間,服務於這個指揮機構,任何作戰行動和推演都由這些參謀提供情報,制訂相應方案,進行圖上作業和落實實施。
  甲午戰爭前,日本“戰時大本營”和海軍部長樺山資紀針對可能發生的三種情況制定了上、中、下三策:如果海戰獲勝,取得制海權,陸軍就長驅直入,進攻遼東、山東及北京;如果海戰勝負未決,陸軍只占領朝鮮,海軍盡可能維持朝鮮海峽的制海權;若海戰失敗,則撤退朝鮮陸軍,海軍協防日本沿岸。若干研究人員曾認為,這體現了日本在戰前對戰爭充滿疑慮。其實,這隻是一個擁有參謀部的國家在進入戰爭時的基本功課——為各種可能準備預案而已。
  與之相對,中國的軍事陷於多頭指揮,非常混亂。在中樞,兵部名為最高的軍事機構,但只是掛名,兵部尚書毫無實權。中央負責軍務的軍機處由禮親王世鐸主持,軍機大臣有額勒和布、張之萬、孫毓汶以及後來增補的徐用儀等人,他們幾乎都是儒學飽學之士,但不懂軍事,更不用說有關近代的軍事作戰知識了。儒家“述而不作”的傳統對他們影響很大,他們在戰爭中基本脫離具體軍務,主要責任為“拾遺補闕”和彈劾不力將帥。
  這更像一個添亂的機構。真正的前敵總指揮及其指揮機構是李鴻章的“幕府”——北洋營務處,但李鴻章的“幕府”不過其本人和不到10名幕僚而已。從北洋水師是否出戰到某部糧草彈葯如何運送到位都要處理,雖然人人才華過人,但要承擔一場近代化戰爭中繁複的指揮任務,他們力不從心。
  從發電情況來看,李鴻章在那段時間里每天只睡大約4個小時,隨時都要事無巨細地處理各種事情。這種情況下李中堂是否英明睿智無從知道,但可以看到他經常會在第二天認真地詢問某件事情,而這件事他前一天已經處理過了。
  中日指揮機構的對比,讓戰爭的天平傾嚮日本。一個近代的參謀部,對一個中世紀的幕僚組,這就是“體制問題”。
  上面是以寡敵眾,下麵也是以寡敵眾。
  一戰結束前,中國始終沒有近代化軍事動員體系,也沒有這方面的軍事課程,因此國家雖大,卻無法把力量集中起來,不知應該怎樣發揮大國優勢。
  直到一戰末期,中國軍隊依然處在“養兵”狀態,段祺瑞養了一支“參戰軍”,便依靠其南征北戰,儼然北洋第一人自居。然而,這樣的軍隊沒有可持續性,打光了也就沒有了。
  清末和北洋前期,中日曾有相當長的蜜月期,日本教官充斥中國各軍事院校,但沒有一人傳授軍事動員學、建立近代化軍事動員體系的內容。可見,日本人對於體制的改進對中國的重要性,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且千方百計防止中國進行這種變革。
  據說中國最早的近代化軍事動員體系,是一戰後原沙俄軍官在保定軍校授課時建立起來的,保定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又把這種思想帶到黃埔軍校。因此抗戰中,國民黨軍的軍事動員手段如抓壯丁依然有著一戰俄軍徵召農奴的影子。共產黨軍隊的軍事動員體系則多少得益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對若干紅色將領的培養。俄國軍官在保定軍校教這門課,是因為沙俄在一戰中解體,失去了祖國的軍人什麼都可以出賣。伏龍芝軍事學院教這門課,是因為當時蘇聯也頗有一些理想主義者,認為天下無產階級是一家。
  這種對比,又讓我產生了兩個感慨。
  第一,軍事指揮員的個人能力、軍事素養在近代化體制中仍有重要地位,但個人的軍事智慧在現代戰爭中必須有一個科學的參謀體系支撐才能綻放異彩。
  第二,所謂一個國家暮氣沉沉,說的便是機器運轉時,消耗在“潤滑”上的資源所占比例太高。114萬清軍中那70萬拿了軍餉卻不打仗的八旗和綠營便屬於甲午戰爭中的“潤滑”代價。這意味著一個國家背的包袱太重了。
  所謂敗在體制,便是體現在這些具體方面。
  甲午戰爭已經過了120年,探討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時,很多人只是歸結為“體制問題”,但如果不弄清“體制問題”真正體現在哪裡,給了我們怎樣的教訓,就很難從歷史教訓中取得真正的經驗,以為鏡鑒。
  正規軍不會打仗,所有人不知動員為何物,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體制問題”。  (原標題:甲午戰爭的“體制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e61qezbt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